7月6日上午,安新新华书店特别邀请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、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、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张浩老师为大家分享白洋淀风俗画集《水淀留痕》中的“母亲手艺”篇章,探寻那些蕴藏在一针一线里的温暖记忆。
《水淀留痕》一书以线描的形式,细腻地描绘了七八十年代水乡古镇赵北口村的民风民俗。绘本中描述的“老妈的针线活儿”章节,不仅是对传统手艺的致敬,更是对当时女性勤劳与智慧的赞美。从打袼褙、粘鞋底,到搓麻绳、衲鞋底,每一步都凝聚着母亲们的心血和汗水。而她们手中的衣物,不仅温暖了家人的身体,更传递着母爱的温度。张浩老师回忆说,小时候全家人的衣物都是老人们亲手缝制的,在物质匮乏的年代,一件衣物往往要穿上好几年,还要经过无数次的缝缝补补。正是这种“新三年、旧三年、缝缝补补又三年”的勤以持家的精神,成为了那个时代最宝贵的财富。
通过本次分享活动,让现场读者再一次重温那段温暖的记忆,感受那份浓浓的母爱,也为大家再现了白洋淀人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衣、食、住、行的场景。